為進一步重溫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學校思政課建設的重要指示精神,推動黨紀學習教育走深走實,著力提升新時代思政課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和能力素養(yǎng),7月15日-21日,馬克思主義學院組織30名專職思政課教師前往教育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研修基地(河北師范大學)開展以“重溫‘3·18’重要講話精神,爭做‘六要’思政課好老師”為主題的暑期實踐研修。校黨委副書記、校長汪上,校黨委副書記牛春雨參加了此次研修活動。
本次實踐研修活動內容豐富,共開設專題教學、參觀教學、現場教學、體驗教學共計10余場,既有知名專家講座,也有紅色教育基地現場教學,如革命圣地西柏坡、狼牙山五勇士陳列館、冉莊地道戰(zhàn)舊址的歷史專題現場教學;有尋訪習近平總書記從政始發(fā)地,感受塔元莊變遷,尋訪正定縣歷史去感受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變化;走進雄安新區(qū)體驗未來之城,感受創(chuàng)新智慧等。

聆聽專題報告,夯實理論基礎
研修班開班儀式由河北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執(zhí)行院長、研修基地負責人張廣興主持,他對研修班學員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并簡要介紹了河北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的基本情況。開班儀式結束后,河北師范大學張廣興教授和朱月龍教授作了題為《習近平在正定的難忘歲月——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正定探源》、《提升思政課教學效果的再思考》專題報告。兩位主講人以深厚的理論功底,引用真實、生動的案例,深入淺出的講解給老師們留下了深刻印象。

重溫“兩個務必”,汲取奮進力量
西柏坡是黨的百年輝煌歷程中一個耀眼的紅色地標,也是中國共產黨“立規(guī)矩”的地方。7月17日上午,全體參訓教師來到革命圣地西柏坡,在西柏坡紀念廣場前舉行了隆重而又簡樸的獻花籃儀式,深切表達對革命家們的崇高敬意和緬懷之情,汪上作為學員代表整理了花籃上的緞帶。隨后,全體黨員面向黨旗,重溫入黨誓詞,錚錚誓言,拳拳初心,堅定了跟黨走的信心和決心。

接著,大家走進西柏坡紀念館、毛澤東等領導人舊居、中央軍委作戰(zhàn)室、黨的七屆二中全會會址等,進一步了解了黨中央進駐西柏坡的歷史背景和全國土地會議、三大戰(zhàn)役和黨的七屆二中全會等發(fā)生在西柏坡的重要歷史事件,深切感受到以毛澤東同志為核心的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為黨、為國、為民、為全人類英勇奮斗的堅強決心和非凡氣度,深切體會“謙虛謹慎、艱苦奮斗、實事求是、一心為民”的西柏坡精神,領悟從“兩個務必”到“三個務必”的時代意義和豐富內涵,領悟到了“新中國從這里走來”的深刻含義。參觀結束后,河北師范大學副教授王青青為研修班老師們進行了《西柏坡時期的光輝實踐及其當代價值》的專題教學。她從黨中央與西柏坡的特殊緣分開始,帶領參訓教師尋著黨中央進駐西柏坡的足跡,了解黨中央駐地選址西柏坡的緣由,并通過生動講述黨中央在西柏坡時期的輝煌歷史,為老師們呈現了一個真實立體、可感可知“紅色西柏坡”,使老師們更為真切的領悟到西柏坡精神的豐富內涵與時代價值,為走好新時代的“趕考之路”汲取了源源不斷的精神力量。

追尋英雄足跡,感悟英雄精神
“巍巍燕山高,瀟瀟易水寒。英雄五壯士,威震狼牙山。”7月18日,大家來到狼牙山五勇士陳列館開展現場教學。在狼牙山五勇士陳列館,通過豐富的歷史資料、抗戰(zhàn)文物、戰(zhàn)斗場景雕塑等,大家深刻體會到革命戰(zhàn)士崇高的愛國主義和革命英雄主義精神。在“重走英雄路”中,大家一邊追尋狼牙山五勇士曾經走過的道路,一邊感受狼牙山的巍峨和中華兒女堅貞不屈的民族氣節(jié)。參觀結束后,河北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楊輝教授進行了《感悟英雄精神 捍衛(wèi)英雄榮譽》專題教學。楊輝教授給老師們詳細地講述了狼牙山五勇士的英雄事跡,并從人民群眾的支持是勝利的根本保證、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不怕犧牲的革命英雄主義三個方面闡述了英雄之于國家、之于民族的價值。楊教授還提出作為新時代的思政課教師,要向狼牙山五勇士學習,堅持學生利益高于一切,要始終把全心全意為青年學生服務的宗旨作為思想與行動的最高準則,只有這樣,思政課教學才能獲得更好的效果,教師和學生才能有更多的獲得感。
追憶紅色歷史,參觀雄安新區(qū)
雄安地區(qū)古有賢人義士,風骨長存,到了現代,又孕育出濃厚的革命文化,走出了一批保家衛(wèi)國的戰(zhàn)斗英雄,驍勇善戰(zhàn)的“雁翎隊”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7月19日,老師們來到雁翎隊紀念館,了解“白洋淀水上奇兵”抗日游擊隊雁翎隊的英勇事跡和革命精神,感受雁翎隊的英勇無畏和革命情懷,深刻領會了白洋淀人民在抗日戰(zhàn)爭時期“忠于祖國、不怕犧牲、甘于奉獻、服務人民”的雁翎精神,紛紛被軍民一心齊抗戰(zhàn)、人民戰(zhàn)爭力量強的英勇事跡所感動。
“未來的雄安,究竟是什么樣的?”帶著這個疑問,老師們走進了“雄安印象”展覽館與市民服務中心,尋覓雄安新區(qū)的成長足跡,遙望千年之城的未來圖景。展館從歷史維度展示雄安千年戰(zhàn)略要塞與“華北明珠”白洋淀人文資源積淀,從時代維度展示國家級新區(qū)的壯闊藍圖,探索雄安擘畫的路徑和里程碑意義。多元運用裸眼3D、多媒體觸屏互動等數字科技,讓雄安的過去、現在、未來真正“活”起來,讓老師們于虛實互動中體驗“人在畫中游”的白洋淀風景秀場和城市人文記憶,領略數字賦能城市的魅力。更加直觀地體會到設立雄安新區(qū)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的一項重大歷史性戰(zhàn)略決策,是千年大計、國家大事。老師們在深刻領略雄安這座未來之城無限魅力的同時,積累了豐富的教學素材,拓寬了思政課教學思路。

緬懷革命先烈,牢記初心使命
在冉莊地道戰(zhàn)紀念館內,老師們了解抗日戰(zhàn)爭時期,冀中地區(qū)人民在黨的領導下,用智慧和血肉之軀筑起的一座能打能藏、可守可攻、進退自如的地下長城。深刻展現了冉莊人民在黨的領導下高超的斗爭勇氣與斗爭智慧,體現了華北人民在殘酷的斗爭環(huán)境中堅韌不拔、百折不撓、勇往直前的拼搏毅力和協(xié)同奮戰(zhàn)、合力攻堅的團結精神。
走進正定古城,巡禮燕趙文化
7月20日下午,全體老師前往習近平總書記曾經工作過的地方——河北省正定縣,并先后在正定古城、塔元莊村進行現場學習。走進正定古城,老師們駐足于歲月磨洗仍傲然挺立的古老城墻,聆聽“九樓四塔八大寺”的歷史故事,從歷史中自覺延續(xù)文化基因,增強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在正定縣塔元莊,老師們走進塔元莊村的村委會文化長廊、村委大廳和村史館,深入了解了習近平同志擔任河北正定縣委副書記、縣委書記期間,和正定人民“一塊苦、一塊過、一塊干”,使正定摘掉“高產窮縣”帽子,走出“半城郊型”經濟發(fā)展新路的奮斗歷程。了解了塔元莊村從一個普通農村逐步發(fā)展成為現代化新農村的發(fā)展變化。
一路走來,思政課教師追尋紅色足跡,感念先輩艱辛,筑牢了初心使命,拓寬了理論視野,提升了思想境界,積累了生動豐富的教學素材。下一步,馬克思主義學院將以此次研修為新起點,組織教師圍繞本次實踐研修的內容,帶著感悟和收獲,切實將學習成果融入教學之中,以學習成果反哺課堂,反哺教研,反哺育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持續(xù)推進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chuàng)新,嚴格按照習近平總書記對思政課教師提出的“六要”的要求,提高思政課教師把道理講深、講透、講活的本領和水平,把“大思政課”講得有深度、有力度、有溫度,堅持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為我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和學校事業(yè)發(fā)展貢獻自己的力量。(文:張秀梅,圖:劉亮,初審:瞿訊蓮,復審:顧恩平,終審:季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