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C-C起草视频,7K7K电影免费播放|7K7K高清电视剧在线观看_7m精品福利视频导航最新视频

學院新聞

當前位置: 首頁> 校園新聞> 學院新聞> 正文

- 滁城院公眾號 -

我校第二屆教職工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暨工會會員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勝利召開

來源:   時間:2025-02-14 閱讀:次

2月14日,學校第二屆教職工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暨工會會員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在圖文中心四樓報告廳召開。校領導王燕永、汪上、牛春雨、曹士東、吳惠珍、池鵬、楊如江、楊瑩出席大會,60名正式代表參加會議,邀請5名部門負責人和10名學生作為列席代表。

上午九點,大會在莊嚴的國歌聲中開幕。黨委副書記、校長汪上作題為《深化改革促發(fā)展,砥礪前行勇爭先為建成一流技能型高水平大學而繼續(xù)奮斗》的工作報告,報告詳細、全面回顧了學校2024年主要工作和取得的成績,科學分析了學校發(fā)展的機遇和挑戰(zhàn),系統(tǒng)部署了2025年重點任務。

報告從“七個方面”總結了學校過去一年取得的成績。一是黨建引領進一步強化;二是思政工作成效進一步提升;三是產教融合發(fā)展進一步深化;四是教科研工作水平進一步提升;五是隊伍能力進一步增強;六是社會服務與開放辦學進一步拓展;七是現代治理及辦學保障能力進一步增強。

報告指出,2025年是“十四五”規(guī)劃的收官之年,是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學及“雙高計劃”建設的關鍵一年,要重點抓好以下六個方面工作。一是強化黨建引領,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fā)展;二是深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持續(xù)推進“三全育人”;三是深化綜合改革,提升辦學治校水平;四是緊扣重點任務,增強關鍵辦學能力;五是深化產教融合,提升支撐服務能力;六是聚焦師生福祉,完善服務保障體系。

報告強調,新的一年學校要繼續(xù)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以提升學校關鍵辦學能力為核心,以支撐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fā)展為關鍵,以高素質專業(yè)化教師隊伍建設為根本,以改革創(chuàng)新為動力,干字當頭,奮勇爭先,繼續(xù)朝著建設一流技能型高水平大學前進。

報告號召,全體教職工要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關心支持下,在學校黨委的堅強領導下,與時間賽跑、用實干作答、向目標奮進,以蛇行千里的勁頭,堅定信心、滿懷希望,開拓進取、頑強拼搏,為早日建成一流技能型高水平大學而奮力前進!

會上,工會主席錢慶兵作題為《凝心聚力促發(fā)展團結奮進譜新篇在推動學校事業(yè)高質量發(fā)展中展現工會新作為》的工作報告,提案工作委員會主任劉亮作學校提案工作報告。大會還審議了學校財務工作報告、學術委員會工作報告、法治工作報告及工會經費審查委員會工作報告。

會議期間,各代表團進行了分組討論。各代表團分組討論會議期間,代表們圍繞各項報告展開熱烈討論,積極建言獻策,就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優(yōu)化資源配置、提升師生服務效能等議題提出建設性意見。代表團討論情況在主席團第二次會議上匯總,各報告決議草案經主席團審議通過。

下午五點,閉幕會在圖文中心四樓學術報告廳舉行,校黨委書記王燕永講話。

王燕永表示,本次會議是一次團結、務實、高效的大會,也是一次加油、鼓舞、奮進的大會。各位代表以飽滿的精神狀態(tài)、強烈的政治責任和務實的工作作風,依法履職,主動建言,凝聚了發(fā)展共識,提振了改革信心。

王燕永指出,2024年學校在人才培養(yǎng)、科學研究、聯合辦學、國際交流、社會服務、內部治理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邁出了高質量發(fā)展的堅實步伐。這些成績的取得,根本在于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科學指引,離不開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和大力支持,是全校廣大黨員干部拼搏進取的結果,也凝聚著各位代表和全體師生的智慧和汗水。

王燕永強調,新的一年全體教職工要以“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勁頭往前趕、當先鋒,錨定新雙高,實現新跨越,朝著建成一流技能型高水大學接續(xù)奮進,必須毫不動搖把牢正確辦學方向,必須聚精會神統(tǒng)籌抓好重點任務,必須健全完善現代大學制度體系,必須馳而不息改進作風抓好落實。

會議圓滿完成各項議程后,在雄壯的《國際歌》聲中勝利閉幕。下一步,學校將以本次會議精神為指引,及時梳理、認真研究、充分吸納各位代表提出的意見以及大會征集的各項提案、建議,切實推動有關問題的解決和落實,凝心聚力、踔厲奮發(fā),奮力推進一流技能型高水平大學建設。(文:張秀梅,圖:王巧,初審:張秀梅,復審:張少敏,終審:秦海嬌)

CopyRights ? 2016 滁州城市職業(yè)學院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皖ICP備05014940號-1  皖公網安備    34110002000033號 訪問舊版 技術支持:博達科技